:::
證道分享 管理員 - 教宗方濟各 | 2019-02-01 | 點閱數: 878

 


(梵蒂岡新聞網)司鐸應當喜悅,具有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一如聖若望鮑思高那樣。教宗方濟各 1 月 31 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如此表示。

教宗說,在鮑思高晉鐸的日子,他的母親,一位“從未在神學院讀過書”的謙卑農婦,對他說:“今天你就要開始受苦了”。母親是想強調一個現實,但也在提醒兒子若沒有意識到苦難,則意味著某些事情出了問題。對司鐸而言,苦難是事情正常運作的一個記號,這並不是因為神父“要當個苦行僧”,而是為了像鮑思高神父那樣,有勇氣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現實。

教宗說,“在共濟會不斷興起的時代,鮑思高神父看到了對聖職的激烈反對”,看到“封閉的貴族,窮人真的是窮困潦倒,被遺棄,他在街上看到了年輕人”。

教宗說,鮑思高神父以兄長和父親的角色,“以人的眼光看待這些青年,心想:不,他們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這些年輕人可能會死在絞刑架上,躺在卡法索( Giuseppe Cafasso )神父懷裡。作為人,他心生憐憫,作為人,他開始想辦法讓年輕人成長,讓他們成熟。這是人的道路。然後,他也有勇氣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他去求天主說:“這是不公平的!面對這狀況該如何做呢?祢創造這些人,是為了使他們獲得豐富的生命,可他們卻生活在悲劇當中’。一方面,鮑思高神父以父親的愛看待現實,另一方面他以乞求的眼光注視天主,祈求被光照,好能開啟前進的道路。”

實際上,在十九世紀的都靈,若瑟·卡法索神父常常去監獄安慰囚犯,甚至陪伴被判處死刑的人直到絞刑架上。他是聖若望鮑思高的好朋友。

因此,司鐸必須“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現實”。這意味著“花很長時間在聖體龕前祈禱”。教宗繼續說,鮑思高神父走到青年身邊,安排他們做遊戲,把他們組織成一個團體,彼此為弟兄姐妹。鮑思高神父“與他們同行,聆聽他們”,“與他們一同哭泣,鼓勵他們不斷前行”。

教宗然後強調,司鐸不應該成為公務員、只在規定時間內上班的職員。“我們有很多稱職的公務員,他們履行職務,做公務員應該做的事。但司鐸不是公務員!”

教宗最後感謝天主賜予我們聖若望鮑思高神父。他從小就開始幹活,他知道每天賺取麵包意味著什麼,他懂得什麼是憐憫,“現實到底是什麼”。他從天主那裡獲得了一顆做父親和老師的偉大心腸。教宗說:“司鐸的牧靈工作做得好,有能力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現實,會有哪些跡象呢?喜悅。當一位司鐸感受不到內在喜悅時,就應該立即停下來,找出原因。眾所周知,鮑思高神父是個喜悅的人,他是個快樂的老師。因為他讓別人感到喜悅,同時他自己也感到喜悅。今天,讓我們因著鮑思高神父的代禱,向上主祈求恩寵,好使我們的司鐸感到喜悅。他們之所以喜悅,是因為他們真正懂得了為什麼要以人的眼光和天主的眼光看待牧靈事物、看待天主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