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中同行脆弱使我們溫柔
教宗公開接見:在信德中同行,脆弱使我們能夠溫柔
靈性陪伴是教宗方濟各關於靈性分辨系列要理講授最後一次講解的議題。教宗強調在基督徒生活中不獨自前行的重要性,這樣能揭露對自己可能出現的誤解",並與人分享自己的真實面目,不隱藏較為脆弱的方面。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元月 4 日上午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有關靈性分辨的主題,這是此系列的最後一次講解。教宗當天對能幫助分辨的要素進行了探索,其中之一便是靈性陪伴。教宗引述《聖詠》的話,說“祢的言語是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路途上的光明”( 119 篇)。
教宗開門見山,進入主題說,靈性陪伴的重要性首先在於幫助人“認識自己”,這是“進行分辨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教宗解釋,自己照鏡子並不是總能看到全部,另一個人能告訴我們自己可能看不到的真相。首先,這需要“讓人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脆弱。
“脆弱實際上是我們真正的財富,我們在脆弱中變得富有,它是我們眾人都必須學習尊重和接納的真正財富,因為當它獻給天主時,就使我們能夠溫柔、憐憫和去愛。要當心那些不感到自己脆弱的人:他們是冷酷、專橫傲慢的人。相反,謙卑的人承認自己的脆弱:他們較能理解別人。可以說,脆弱能使我們有人情味。耶穌在曠野受到三個試探,其中的第一個與飢餓有關,這不是巧合。這個試探設法竊走我們的脆弱,把它作為一種需要擺脫的不幸,一種成為天主的障礙。相反,脆弱是我們最珍貴的寶藏:事實上,天主為使我們肖似祂,願意徹底分擔我們的脆弱。”
教宗指出,靈性陪伴提供的幫助能“揭露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及與上主的關係中甚至是嚴重的誤解”。《福音》中有多少實例說明,對一些人來說,與耶穌的交談成了他們獲釋放和得救恩的經歷,例如撒瑪黎雅婦人、匝凱、罪婦、尼苛德摩,以及厄瑪烏的門徒。
“在另一個人面前講述我們的經歷或我們正在尋求幫助,讓自己內心清晰,將我們心中的許多想法說出來。有些想法經常喋喋不休,令我們不安。有多少次,在黑暗的時刻,這樣的想法在我們的腦海中湧現出來:‘我全都錯了、我分文不值、沒有人理解我,我永遠不會成功,我注定要失敗’,我們經常會想到這些事。這些是虛假和有害的想法,而與他人的交談則有助於摘掉假面具,這樣我們就能感受到,上主愛的和尊重的就是我們這個樣子,我們也就能為了祂而行善。”
教宗強調,陪伴者既不取代上主,也不替代受陪伴的人,而是“走在他的身旁”,鼓勵他審視自己的內心。唯有活出“靈性上的子女和兄弟身分”,唯有不單槍匹馬,而是“融入一個團體”,陪伴才能結出果實。
“正如治好癱子的福音記述那樣(參閱:谷二 1-5 ),我們經常藉著別人的信德而得到扶助和痊癒;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承擔了這個義務,幫助一個兄弟或姐妹。缺乏子女和兄弟的關係,陪伴能產生不切合實際的期待、誤解和依賴,讓受陪伴的人處於孩童期。”
教宗表明,童貞瑪利亞是分辨的導師。瑪利亞“說話少,多聆聽並默存心中”(參閱:路二 19 )。她總是指向耶穌,她的話“你們要作祂吩咐的事”(參閱:若二 5 ),這是對所有基督徒的吩咐。教宗說:“作耶穌所吩咐我們的一切。瑪利亞曉得上主向每個人的心靈說話,要求將這話轉變為行動和選擇。她比任何一個人都懂得這樣做,事實上,在耶穌一生中的重大時刻,尤其是祂死在十字架上的臨終時刻,都有瑪利亞的臨在。”
教宗最後強調,“分辨是一門藝術”,我們能藉此學習在靈性上成長;分辨也是需要經常祈求的“一份天主的恩典”。上主鼓勵和扶持我們,在《福音》中我們常看到耶穌的這句話:“不要害怕”(路五 10 )。“‘不要害怕!’這也是上主對我們說的話。如果我們信賴祂的話,我們就能走好人生的這盤棋,就能幫助別人。正如《聖詠》所說,祂的聖言是我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們路途上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