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高萊德態像和聖髑
新春厚禮新使命——比利時根特修道院託付聖女高萊德態像和聖髑
今 (2023) 年除舊更新的春節彌撒之前,德安天主堂特別舉行聖女高萊德(St. Colette)態像和聖髑(即聖女的衣邊)的揭幕儀式。說來這是天主安排的奇妙相遇, 2022 年德安堂區主任司鐸杜晉善神父結識比利時根特修道院 (The monastery of Ghent) 的修女們,因為隱修院的聖召銳減,目前院內僅有年歲近九十的三位修女,即將關閉修道院之際,她們願意將會祖聖女高萊德的態像和聖髑託付杜神父服務的台灣花蓮德安天主堂,正因為德安天主堂的主保是聖方濟亞西西,與聖女高萊德的淵源至深,杜神父願意接下這個託付,請在法國的弟弟和弟妹協助並提供運費後將聖女高萊德態像和聖髑空運來台。
在台灣的我們對聖女高萊德非常陌生,但她的態像安座在比利時根特修道院時,已有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前來修道院向聖女祈禱,為何朝聖者渴望前來修道院?原來是天主藉由聖女的代禱顯示許多奇蹟,因而吸引眾人前來朝聖,特別是婦女、病患、亡者家屬等等。杜神父彌撒講道時分享,天主給了大家聖女高萊德,她按照聖方濟的精神生活,但她發現當時的修會並沒有按照聖方濟的精神修道,於是天主給聖女改革教會的使命,恢復修女和會士們信仰。正好春節是更新的日子,天主降福大家之外,更要恢復我們的信仰熱誠,跟隨耶穌基督,慢慢學習聖女高萊德的信仰生活。
此外,彌撒講道時杜神父還分享三個重要的提醒:
第一、學習聖女高萊德處於亂世,先改革自己,天主自會吸引眾人歸向祂
公元 1400 年左右當時法國和歐洲處於亂世,內戰不斷,國家混亂,人民飢餓,教會也處於紛亂,造成人民也對教會失望,但聖女高萊德並不失望,她認為想要改革教會,要先改革自己。我們身處紛亂的時代也一樣的處境,不因為國家混亂或教會醜聞而離開教會,更要學習聖女高萊德先改革自己,天主也會吸引很多人,一起悔改,這世界、社會也會變得比較好。
第二、學習聖女高萊德的靈修生活
聖女高萊德 18 歲還不清楚自己的聖召,嘗試幾家(聖本篤會、聖嘉蘭修會等)修會都覺得不適合。在神師引導下,她選擇過獨居隱修生活,把自己關在靠近教堂的小房間裡,內有三個小房間:祈禱休息間、吃飯間和工作間,小房間只有小窗戶卻沒有門,聖女可透過小窗戶望教堂彌撒和領聖體,可以從小窗戶看街上的人為他們祈禱或得到提供的食物,四年來她在小房間內自我悔改、為世界祈禱、也為改革自己祈禱,神師有提供她類似聖方濟的會規,包含祈禱、休息和工作的時間安排。天主曾跟聖女說話,五傷聖方濟也顯現給她,希望她走出小房間去改革當時的修會,本來聖女不相信,認為一輩子要關在小房間過獨居隱修生活,但經過神師帶她分辨後的確是天主安排請她追隨聖方濟給她改革修會的使命,因此聖女便走出小房間去完成這個使命。
透過聖女的事蹟,提醒了我們,規律生活是靈修生活的最好榜樣。雖然現世信友不用隱居關在房間,但仍需要有規律的生活,每天需要祈禱時間,關上手機和電視,打開聖經,去聆聽上主的話。新春佳節的開始,我們也要需要立志多祈禱,聆聽上主的話,為了服膺天主的旨意,而天主給每個人使命,照顧好自己的家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及做好教會的福傳使命。
第三、學習聖女幫助他人的德行
聖女高萊德為什麼變得有名,是因為聖女後來建立自己的修院(根特修道院),天主給她恩寵能治癒許多人。她也有不少特恩,即為不孕婦女祈禱後使之得以順利懷孕生子,另一個是為生產很困難的婦女祈禱後,婦女便能順利生產。還有諸多奇蹟發生,因此聖女過世(公元 1381~1447 年, 1807 年榮列聖品)迄今仍有婦女們為了這兩個意向前來根特修道院,在聖女墓前或態像前祈禱,奇蹟不斷發生。台灣正值少子化,今年是兔年,台灣也需要跟兔子一樣能多生小孩,我們也可以請聖女高萊德為台灣不少沒有孩子或害怕生小孩的家庭祈禱,歡迎他們來到聖堂,請聖女幫助他們不擔心或害怕,依靠天主的恩寵可以懷孕生子,未來也將孩子帶到教會。而為那些沒有結婚聖召的人,即使他們沒有小孩,也可以學習聖女幫助人來改革自己的心,也可以在這方面結果實。
聖女高萊德還有另一項特恩,聖女能為煉獄的靈魂祈禱獲得上天堂的特恩,聖女也能知道哪些靈魂沒有上天堂,當亡者靈魂找她,說自己還沒有上天堂,請聖女為其祈禱並奉獻自己的痛苦,該亡者靈魂便順利上了天堂。神父分享春節彌撒後有祭祖儀式,可以藉這次揭幕儀式認識了聖女高萊德,請她為我們的祖先靈魂祈禱,讓他們在天堂永享福樂。
彌撒講道的最後,神父表示聖女高萊德態像安座在德安天主堂,未來會有更多認識聖女的機會,在新春的開始期許新的一年信友們能:一、發展自己的靈修生活,二、多祈禱並尋求天主的旨意,三、希望我的生活能結果實。今天德安天主堂被託付來自比利時根特修道院的修女們的這份厚禮——聖女高萊德態像和聖髑——相信是天主給德安天主堂的特別計畫,也是每位教友的新使命,為能繼續延續並傳揚聖女高萊德的祈禱精神、愛教會以及福傳的熱心。
文/德安堂區福傳文宣組 照片/陳盛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