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主日 新郎來了 出來迎接吧
甲年 常年期 第 32 主日
新郎來了 出來迎接吧
瑪二五,1~13
警醒準備那時日的到來
主內的兄弟姐妹:
我們經常在彌撒中聽到福音以「那時候」開始。大多時候,這些「那時候」並不是福音原本的句子,而是《感恩祭典》另加上的,純粹只是為了讓我們在領聽福音時有一種時間的定位,沒有其它特別的意義。然而,這主日福音開頭的「那時候」卻是福音真正的部分,並且具有特殊的意義。耶穌說:「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五個糊塗,五個明智。」(瑪廿五 1-13 )
這是末日終審判的「那時」,最後作出區分的時候,斷定誰將受邀進入天國,誰將被拒於門外。在《瑪竇福音》,這種「那時」在耶穌的末世言論中尤為鮮明(廿四~廿五章),例如:「那時,兩個人同在田間,一個被提去,一個卻被遺棄」(廿四 40 );「那時,人子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祂面前;祂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廿五 31b-32 );「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祂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罷!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罷!」(廿五 34 )
聖史瑪竇當時的團體把耶穌的末世言論視為預言,並且很多人還認為這末世預言很快就要發生,因而驚慌失措,終日惶恐不安,不再好好生活。聖史瑪竇肯定末日很快要來,但至於「那時」是何時,除了天父以外,卻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聖子都不知道,因此需要保持警醒。雖然末日很快要來,但它卻遲延了,所以實在不是現在,甚至在許多戰爭、飢荒、瘟疫、地震、殺害、互相出賣和互相仇恨的徵兆出現後,仍然還不是「那時」的結局(參閱:瑪廿四 4-14 )。既然誰也不知道「那時」是何時,而且世界依舊如常,所以我們更該過好每一天;在「十童女的比喻」,在熱切期待必將來到的「那時」的背景下,我們甚至還可以說,更該明智地加油生活,盡心竭力活在當下。
比喻中的「十童女」可以理解為全體信眾,整個教會。在教會中有機敏的人、也有怠惰的人,但大家都在等待迎接新郎,也就是耶穌基督。「燈」在此是信德之燈,照亮持燈者的步履。燈壺裡的「油」是信德的活力,這是一股內燃的生命活力,從內激勵人心。燈和油顯然是不可分割的,持燈者無法把一半的油分給別人。因此,這比喻最後以一個醒悟準備的呼籲作結,勸勉怠惰的人不再懈怠,而機敏的人始終保持機警。
這點立即讓我們想起「建築房屋的比喻」(瑪七 24-27 )。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他的房屋基礎堅實,經得住雨淋、水沖、風吹而不坍塌。愚昧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他的房屋一遇上雨淋、水沖、風吹就坍塌了,且坍塌得很慘。聰明人和愚昧人的區別在哪裡呢?區別就在於聰明人聽了耶穌的話而實行,愚昧人聽了耶穌的話卻不實行。到了「那時」,這些不聽從耶穌的人即便極力呼求「主啊!主啊!」,耶穌仍要答覆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離開罷!」(瑪七 23 )。這也是在門關上後,那五個糊塗的童女呼求基督時所聽到的答覆:「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瑪廿五 12 )。因為她們也都是只知道呼求,卻不懂得聽從的人;聖言並不是她們生活的堅實基礎。
主基督遲延了祂的到來(瑪廿五 5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我們加緊學習聽從聖言,而不是叫我們心存疑慮,胡亂臆測祂何時要來。因此,我們要像聰明人那樣,從容不迫,謹慎機警,堅信耶穌基督必要到來。至於祂何時要來,那是天父自己的事情,任由天父全權決定。這是聽從聖言的明智之舉:不強迫聖言,不超前聖言一步,總是讓聖言自行決定自己的步驟;與此同時,卻又明察聖言的步伐,好能敏捷地與聖言同步前行。
當今世代對於神聖事實,呈現著雙重的態度。一方面,人們尋求所謂的屬靈氛圍,我們看到不少新興宗教的快速增長,例如從美洲、亞洲到非洲,都可見到超級教會( megachurches )的興起,吸引很多人參加,甚至成了一種社會趨勢和潮流。另一方面,我們卻又看到人們抵制傳統宗教,不願參加任何的宗教活動,不照顧靈修成長;更有甚者,還有人利用宗教,把宗教貶低為一種可以隨意操縱和擺弄的神聖現實景象。
這兩種態度都不是聽從天主聖言的明智之舉。我們可以回顧耶穌之前說過的話:「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入天國。到那一天,有許多人要向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因祢的名字說過預言,因祢的名字驅過魔鬼,因祢的名字行過許多奇蹟嗎?』那時,我必要向他們聲明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罷!』」(瑪七 21-23 )
耶穌的話是一項嚴厲的警告:我們不可利用宗教去為自己謀取私利,不可濫用天主之名,不可隨意操縱和擺弄神聖事實,卻要機敏地聽從聖言、積極遵行聖言。我們不要做個糊塗愚昧的人,把房屋建在沙土上,而要做個忠信聰明的僕人,妥善打理主人的家(參閱:瑪廿四 45 ),又要如同五個明智的童女那樣,手持信德之燈,添滿信德之油,讓信德火焰永不熄滅。阿們。
~ 張德福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