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主日 天國子民的比喻
甲年 常年期 第 16 主日
天國子民的比喻
瑪十三,24~43
麥子與莠子一起生長
主內的兄弟姐妹:
這主日耶穌給群眾另設了三個天國的比喻,更正確地說,是三個天國子民的比喻:麥子和莠子的比喻(瑪十三 24-30 )、芥子的比喻(十三 31-32 )、以及酵母的比喻(十三 33-35 )。麥子、芥子和酵母都比喻生活在世界上的天國子民。這三個比喻明確告訴我們,天國子民不能與世界隔離,只在純善的環境中生活。麥子得與莠子一起生長,芥子與各種蔬菜一起種植,而酵母則必須在麵團中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然而,天國子民的身份和言行舉止總是與眾不同,他們不同流合污,不獨善其身,卻兼善天下。人們從起初就能認出他們的信仰特質,甚至於後來在他們那裡獲得好處。
在麥子和莠子的比喻中,麥田主人撒了好種子,他的仇人卻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主人知道後,並不立刻把莠子拔掉,反而讓麥子與莠子一起生長到收割的時候。這不是一般農夫的做法,但天主不是一般的農夫。耶穌藉此比喻教我們認識天主的寬宏和公義。天主不害怕惡,也不急於清除惡;祂控制全局,掌握大權,主宰一切,所以能諒解一切,溫和寬厚!天國子民現今仍得在兇惡勢力存在的環境中生活,但時刻將到,那時天主必以公義作出審判,賞罰分明。教會引用《智慧書》回應耶穌的教導,說:「天主這樣作,是為了教訓祂的子民,義人必須憐愛眾人。天主使祂的子女滿懷希望,因為人在犯罪之後,天主常賜予懺悔的機會」(讀經一:智十二 19 )。
觀察現實社會,我們就可以理解這憐愛的智慧何其偉大。為何有人使用暴力、強詞奪理?他們這樣做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軟弱和無把握。他們沒有實在的權威,他們只能靠武力來鞏固自己的主張,用暴力來保住自己的勢力。他們打壓別人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弱點,行使暴力是因為自己無能又無理。他們不容許異議,不懂得為人著想,無法寬容待人,因為反之必然顯露自己的赤裸。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軟弱,都是可憐的罪人。我們且別自充為義,自欺欺人,更別急於要求天主懲罰他人的軟弱,卻要自己謙虛懺悔,祈求憐憫,堅持希望。
耶穌離開了群眾,回到家里後,給祂的門徒解釋說:到了收割時期,那收割的將不是播種的僕人,而是天使(瑪十三 39 )。換句話說,天主將以天上的大能來清除邪惡,不是藉著祂在現世的僕人。天主耐心等待收割時期的到來,才將麥子和莠子分開,因為祂掌控一切,知道祂的麥田必會豐收,不會被莠子毀壞。祂知道有邪惡者在祂的麥田撒下莠子,祂也知道莠子會影響麥子的成長,但祂更知道麥子必會結出豐碩的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瑪十三 8 )。天主以自己的寬仁和忠信堅強了祂的子民;主耶穌親自與我們同行。我們可以依靠天主的忠信,追隨主耶穌的引領,高聲讚頌說:「縱使我應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也不怕凶險,因祢與我同住」(詠廿三 4 );「天主是我的磐石,我的救星;天主是我的堡壘,我決不致搖傾」(詠六二 7 ),因為「威能屬於天主;我主,慈愛也非祢莫屬,因祢按照各人的行為,予以各人報酬」(詠六二 13 )。
因此,在莠子中間,在現世的兇惡當前,我們應該更努力地覺悟自己是麥子,是「天國的子民」(瑪十三 38 ),也就是由「人子」統治的國民(達七 13-14 ;瑪十三 41 ),好好地生活直到收割的時期。這位人子耶穌差遣出去除惡的不是我們,而是祂的天使,「由祂的國內,將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惡的人收集起來,扔到火窯裡;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瑪十三 41-42 )。主耶穌要求我們忠於自己的身份,盡心做好種子,竭力成為義人。
耶穌向我們證實說:「義人要在天父的國里,發光如同太陽」(瑪十三 43 )。發光是天國子民的本份。耶穌在此很清楚地強調,作為天國的子民,我們的責任是在世界上發光,彰顯天主的光輝,見證天主的寬宏和公義。我們的生活方式是發光、結出果實,而不是以強力對抗邪惡,看到莠子就急著想把它拔掉。聖保祿也這般勸勉我們說:「對人不可以惡報惡,對眾人要勉勵行善;如若可能,應盡力與眾人和睦相處。諸位親愛的,你們不可為自己復仇,但應給天主的忿怒留有餘地,因為經上記載:『上主說:復仇是我的事,我必報復』」(羅十二 17-19 )。
耶穌講解了麥子和莠子的比喻後,再設兩個比喻來鼓勵我們,別怕在現世中成為渺小、不顯眼的人。「因為在眾人中最小的,才是最大的」(路九 48 );「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瑪十九 30 );「凡眨抑自己的,必被高舉」(瑪廿三 12 )。一粒小小的芥子,長大後成了可以讓飛鳥前來棲息的樹(瑪十三 31-32 );在三鬥面裡,肉眼看不見的酵母可以使麵團全部發酵(瑪十三 33 )。倘若小小的芥子和肉眼看不見的酵母就有這麼大的能力,那麼天國的威力必然更加偉大,所有屬於天國的子民必將因天國而堅強壯大。我們要信頼耶穌,信任天國,在莠子中間仍堅持做麥子;我們要做各種蔬菜中的芥子和麵團中的酵母。我們要永遠讚頌天主的偉大寬宏和公義。願天主永受讚美!阿們。
~張德福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