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 年 常 年 期 qaimut - 主日福音 | 2017-10-19 | 點閱數: 2687

丙年 常年期 第 2 主日

加納婚宴變水為酒

若二,1~12



共享的平安和喜樂才能久長

 

主內的兄弟姐妹:

 

  眾人的合一與和睦來自共享的喜樂和平安,明認天主確實樂意臨在眾人中間,並且全是為了眾人的好處而賜予每個人不同的恩惠(讀經二:格前十二 4-11 )。別人有別於我們不應再視為一種威脅,而應視為一種富饒,彼此充裕,而非相互匱乏,在信仰生活上如此,在社會生活上亦然。的確,唯有共享的平安和喜樂才能久長。

 

  心胸寬闊是件很奧妙的事,它是一種視野,更是一份恩寵,確實就是救恩的所在;視野遠大的人總是越看越遠,恩寵越多的人必會有更多的恩寵。耶穌解釋說,這是「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谷四 25 ;瑪廿五 29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從物資有限的角度理解一切,包括耶穌的話,認為恩寵也同樣是有限的:若別人多得,我們就會少得;所以我們彼此爭執不已,都想多分一杯羹。這其實是一種反恩寵的信仰觀念,由此產生了所謂的「征服主義」,連天主也被看成是征服的主,祂只照顧自己特選的民族。我們也忒把天主看得小氣了,竟敢蔑視天主的偉大寬宏;這實在是一種褻瀆。

 

  今天禮儀的背景正是「上主恩慈的禧年」(依六一 1-2 ),呼籲我們敞開胸懷,重塑心靈,不要再反對或小看天主的恩寵,卻要仔細默想天主的偉大和天主的溫柔;天主喜愛眾人就像新郎喜愛新娘那樣(讀經一:依六二 5 ),祂為了眾人的好處而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顯示祂自己(讀經二:格前十二 7 )。由於上主是萬民的救主,我們每個人都應大聲歡呼:「我要萬分喜樂於上主,我的心靈要歡躍於我的天主,因為他給我穿上救恩的衣服,給我披上義德的外衣,使我有如頭戴花冠的新郎,有如佩帶珍珠的新娘。正如大地怎樣產生苗芽,田園怎樣使種子發芽,吾主上主也要怎樣在萬民前產生正義和讚揚。」 (依六一 10-11 )

 

  今天在加納的婚宴中,我們體驗到的正是這種因天主的偉大恩慈而一同歡樂的氣氛。耶穌在那裡顯示了祂的第一個標記(希臘原文: sēmeion ),讓眾人在歡樂之上,再因品嚐到上上等好酒而更加歡樂、繼續歡樂(若二 9-10 )。聖史若望隨後又向我們表明,門徒們因耶穌所行的這個標記,就信從了祂(若二 11 )。這個「標記」指的是什麽呢?所謂無酒不成宴,淡水變成好酒固然重要,但是一同歡樂肯定更加重要;好酒若不能給眾人帶來歡樂,實則毫無意義。耶穌的臨在使得宴席歡樂不斷,且因有好酒而更加歡樂,這才是真正的「標記」。耶穌使眾人​​的杯爵滿溢,「在一生歲月裡,幸福與慈愛常隨不離」(詠廿三 5-6 )。門徒們相信和跟從耶穌,願意學習耶穌所行的標記,關注眾人的需要,增加他們的喜樂。

 

  聖史若望強調,耶穌在加納婚宴所行的是祂的「第一個」或者「開始」的標記。「第一個」或者「開始」的標記意味著耶穌還會繼續另行一系列的標記,完整地給我們顯示祂來到世上的真義。在《若望福音》中,耶穌的時刻總​​是「逾越奧跡」的時刻,一直都在承行天主的旨意和實現天主的計劃。在耶穌行第一個標記時,祂的「時刻還沒到」(若二 4 ),但祂的門徒們已經開始信從了祂。聖史若望藉此邀請我們從這個最初的「時刻還沒到」的標記起,到「時辰來到了」(若十七 1 )的耶穌受難前夕,直到最終的在十字架上時辰「完成了」(若十九 30 )的標記為止,全面地註視耶穌所行的一切標記,並且如同門徒們那樣,從一開始就相信耶穌(若二 4 ),祈願有一天也能獲得完全相信耶穌的信德(若十九 35 )。

 

  在這一個信德的旅程中,聖史若望特別要我們以聖母瑪利亞作為我們的模範,也要我們祈求聖母瑪利亞做我們的中保。聖母在耶穌行第一個標記的時候在場,甚至促成這個標記的顯示,絕非一件偶然的事。實際上,聖史若望敘述耶穌行第一個標記的第一句話就是:「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若二 1 )。我們可以理解聖母之所以在那裡,是因為聖母在婚宴中幫忙,所以「耶穌和祂的門徒也被邀請參加婚宴」(若二 2 )。這樣一來,整個婚宴的敘述就顯得很有條理了。由於聖母在那婚宴中用心和細心地幫忙,所以她最先發現「酒缺了」,並且她還在宴席的總管發現酒缺之前,就先對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若二 3 )。從聖母與耶穌的對話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意識到他們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聖母認識耶穌,知道祂的為人;耶穌也認識聖母,馬上明白聖母的意思。「他們沒有酒了」;這不是一句閒話,而是一個要求:「他們沒有酒了,所以幫幫他們解決這個窘況。」聖母一旦作出了這個要求,就完全肯定耶穌不會違背她的意思;然而,她並沒有就此停止不動,什麽也不做,反而立刻指使僕役們要聽從耶穌,對他們說:「祂無論吩咐你們什麽,你們就做什麽」(若二 5 )。這就是聖母的信德!

 

  在整部《若望福音》中,聖母只有兩次出場。除了在加納的婚宴外,另一次就是在耶穌的十字架腳下(若十九 25-26 ),也就是在耶穌開始顯示祂的光榮和耶穌完成顯示祂的光榮的兩個時刻。聖母兩次出場都負起作母親的角色,不只是耶穌的母親,也是我們眾人的母親。聖母在這兩個端點的出場,在文學的用法上也說明聖母全程參與耶穌的救恩工程,以全職媽媽的身份作我們信德的中保,為我們求得信德的恩寵。聖母對我們的關愛真的無微不致,她不但為我們求得「第一個標記」(若二 11 ),讓我們看見耶穌初顯的光榮,也陪同我們走向耶穌圓滿救恩的光榮。

 

  耶穌一生所行的奇蹟實際上都是天主臨在眾人中間的標記,讓眾人看見而深感欣慰。瞎子看見、聾子聽見、啞巴說話、癱子行走、罪人得到寬恕,這些都是天主確切臨在的標記,不只是奇蹟。若我們只把這些看成是奇蹟,我們將全然無所作為,甚至會失去自由;因為在奇蹟面前,我們除了屈膝下拜,還能再做什麽呢?什麽也不能做!然而,若我們把這些看成是天主臨在的標記,那麽我們就能努力去深思其現實的意義,並活出這意義的現實。天主臨在的現實無非就是要我們與眾人同舟共濟,同樂共福。願天主增加我們的信德,賜予我們心胸寬闊的恩寵,讓我們能一同歡慶天主對眾人的慈愛,長久享受天主的平安和喜樂。阿們。

 

~ 張德福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