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 6 月 16 日週三的公開接見活動中,講解了耶穌在最後晚餐廰中“大司祭的祈禱”的内容,結束了這一系列有關“祈禱”的要理講授。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 6 月 16 日在聖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例行的要理講授中,深入講解了耶穌在接受十字架苦難前的祈禱,結束了他一年來有關“祈禱”的系列要理講授。
教宗首先表示,在一系列的要理講授中,他反復講到祈禱是耶穌生命最突出的特徵之一。在耶穌的救贖使命過程中,祂與天父的對話是祂全部存在的熾熱核心。
教宗表示,“福音見證了耶穌在祂受難和死亡的時刻,祂的祈禱變得更加強烈和堅定”,因而,這些耶穌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構成了基督徒宣講的核心”,即是教會的“初傳”( kerygma )。教宗說:“耶穌不僅是一位照料人類苦難和疾病的博愛者,祂更勝於此;在祂内,不僅有良善而已,更有救贖,這救贖不是偶然地把我們從一個疾病或某個絕望的時刻拯救出來,而是完全的救贖、救世主的救贖、生命戰勝死亡的希望的救贖。”
教宗說:“在耶穌度過的最後一個逾越節的日子裡,我們發現耶穌全神貫注地祈禱。”“祂在革責瑪尼莊園激動人心的祈禱,對死亡的焦爐在侵襲祂。然而,也正是在此刻,祂轉向天父,呼喊‘阿爸,父啊!’(參閲谷十四 36 )。‘阿爸’這個詞表達了對天父的親密與信任。耶穌正是在處於深沉黑暗時刻,以這個詞度過黑暗深淵。”
“耶穌也在十字架上祈禱,祂再次呼喊了‘阿爸’,祂是絕對的代禱者:為他人,為所有人,甚至為那些判祂罪的人祈禱。在十字架上,天父的恩賜得到了實現,祂獻出了祂聖子毫無保留的愛作為我們救恩的贖價。”“耶穌在苦難和死亡時刻的祈禱,天父以復活回應了祂的祈禱;耶穌也以非常人性化的祈禱傾吐祂内心的痛苦。祂祈禱時絲毫沒有放棄對在天大父的信賴。”
接著,教宗特別講解了若望福音第 17 章“大司祭的祈禱”( preghiera sacerdotale ),這個祈禱“包括創造和救贖的整個計劃,就如祂的死亡和復活”(《天主教教理》第 2746 號)。教宗說:“《天主教教理》解釋,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個祈禱中作了總結:天主與世界;聖言與血肉;永生與時間;捨己之愛與對愛不忠之罪;當時身邊的門徒與日後因他們的宣講而信仰祂的人;被貶抑與受光榮。(參閲《天主教教理》第 2748 號)”
教宗解釋說:“最後晚餐廰的牆壁加寬擁抱整個世界;耶穌的目光不僅落在祂的門徒和與祂同席的人身上,而且也看到我們所有人,祂仿佛對我們說:在最後的晚餐廰和十字架上,我為你們祈禱。即使在我們最痛苦的時刻,我們也從不孤單。”
最後,教宗總結這個祈禱系列的教理講授說:“我們在耶穌與天父的對話、在聖神的共融中被接納,因此,以祈禱和生命這樣說: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