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融祈禱 教區中心 - 教會新聞 | 2021-11-02 | 點閱數: 1568

《布格羅的美麗與哀愁》

  教會追思亡者的煉靈月(十一月)即將到來,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幅十九世紀最重要的學院派畫家,法國的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 )於 1859 年首次展出的成名作吧。

  布格羅擅以寫實主義精緻細膩的繪畫技巧和古典文學甜美平靜的手法來詮釋寓言、神話、聖經故事、以及基督信仰的題材,重現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畫風,因此被視為當時學院派繪畫的典範。他一生創作了 826 幅畫,雖然大部分已遺失,但在美國仍有一百多所博物館珍藏他的作品。

  這幅畫的構圖相當簡單,兩名穿著黑色喪服的女人,相擁跪坐在孤寂的墳前。背景是薄霧籠罩的樹林與帶著一絲暖意的小片天空。但要「讀懂」這幅畫蘊含的細節與深意,必須先了解這幅畫的名字: Le Jour des Morts 。這個法文名詞是指教會禮儀年的「追思已亡日」( 11 月 2 日),英文通稱為 All Souls Day 。然而,這幅非常受人喜愛的畫,在美國販賣複製藝術品的商店及網站,卻常被標註為 The Day of Dead 或 All Saints Day 。(前者是墨西哥的「亡靈節」,後者是天主教會的「諸聖節」。)真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我們相信,「那些死在天主的恩寵和友誼中的,但尚未完全淨化的人,雖然他們的永遠得救已確定,可是在死後仍須經過煉淨,為得到必需的聖德,進入天堂的福樂中。」(天主教教理 1030 )因此,教會自古以來就為亡者奉獻祈禱,特別是彌撒聖祭,求天主賞賜他們早日脫離煉獄,登入天鄉。

  這幅畫中的墓碑,是有久遠歷史傳統設計的鳶尾十字架。相傳公元第五世紀時,法蘭克王國的克洛維一世受洗皈依基督時,有天使降臨以鳶尾(百合)花油為他傅油,因此鳶尾花變成聖潔的標誌,也是法國王室的象徵。十字架的各端有三瓣花飾,象徵充滿天地的天主聖三——聖父、聖子、聖神。十字架的四端,共十二片花瓣,也象徵十二宗徒。(此幅畫中作為墓碑的十字架,因為底部埋在土中,沒有顯示其花瓣。)

  墓碑沒有亡者的姓名,也沒有亡者在世的年月,象徵在煉靈月( 11 月)的追思已亡日,普世教會的主教神父都會為所有在煉獄中的靈魂奉獻彌撒,也特別追念那些沒有親友為他奉獻彌撒的亡者。

  兩名女子手中都拿著金色的花環。「金」是王權與勝利的顏色,「圓」是永恆無止境的標記。前方的女子舉起手中的花環要套在十字架上,但在畫面的視覺上,重疊在十字架的中心。後方女子戴著面紗,低垂的視線正落在這花環上:這是基督的茨冠,還是「雲上坐著相似人子的那一位」頭戴的金冠?(參見默 14:14 )

  前方女子拿著花環的臂膀,與後方女子拿著花環的前臂,交叉成為一個傾斜的十字架。兩名相擁安慰彼此的女人啊!是我們擁抱著受難的耶穌,還是基督擁抱著哭泣的我們?肢體合成的十字架,連接了揚起朝向墓碑的花環與垂直向著地面的另一個花環。架上的耶穌,俯身溫柔地提醒在世的生者與煉獄中的亡者,「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 11:28 )因為只有祂的死亡才能戰勝死亡。祂曾許諾:「我,上主,是元始,與最末者同在的也是我。」(依 41:4 )

  布格羅以學院派細緻寫實的手法畫出前景荒涼的墳地,卻以類似當時還沒人知曉的的印象派畫法呈現朦朧的樹林背景。拿著花環的兩位女子,跨越了寫實與朦朧;一旁的鳶尾十字架,連接了生命與死亡。雖然「我們現在是藉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的觀看了。」(格前 13:12 )但在諸聖相通中,「上主,我們為已亡信眾舉行了基督的聖死與復活的奧蹟,求祢恩賜他們進入平安與光明的天鄉。」(追思已亡日彌撒的「領聖體後經」)

  綜觀這幅畫的構圖,佔了畫面最大部分的是兩位哀悼亡者的女子。熟悉聖經典故的人,會立即想到那曾用香液傅抹過主的瑪利亞和她的姐姐瑪爾大。她們兩人為了兄弟拉匝祿的死而哭泣,耶穌也都因而感傷流淚(若 11:35 )。福音中還有兩位為了所愛的人的死亡而哭泣的女人——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一個瑪利亞——她們在十字架下,看到耶穌交付了靈魂(若 19:25,30 ),又在第三天,天光未亮時,就趕來看祂的墳墓(瑪 28:1 )。

  然而,無論布格羅畫筆下的兩位女人是見到了他們兄弟復活的伯達尼的瑪利亞和瑪爾大,或是見證了主已經從死者中復活了的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一個瑪利亞,若是她們仰起頭來,將會看到穿過樹林的間隙,開展的藍天。側耳聆聽,有聲音由天上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

  因此,在追思已亡日的彌撒聖祭中,我們懷著對亡者的想念,頌謝天主:

我們在基督身上有了復活光榮的希望。

我們雖為死亡的定律而悲傷,

卻因永生的許諾而獲得安慰。

主,為信仰祢的人,

生命只是改變,並非毀滅;

我們結束了塵世的旅程,

便獲登永遠的天鄉。

圖/文取自於 FB王念祖10 月 17 日上午 12:49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