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
聖師大德蘭
St. Teresa of Avila
密契家、教會聖師( 1515-1582 )
不心煩,不怕懼,萬物常逝去,天主永不移。忍耐者,萬事得,誰擁有天主,不缺少任何。有天主足矣。《大德蘭詩集》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來,聖師大德蘭都是基督宗教歷史中的一座巨塔。十六世紀時期的西班牙女性地位並不高,但她卻堪為當代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她是密契家,是宗教改革者,是十七個會院的創立者,是四本書的作者,也是帶領基督徒祈禱的傑出聖師。每一道成就的光芒,都反映出她是個深富神恩的人。依著不同的境況和被挑釁的程度,她可以很迷人,也可以很專制,甚至強悍、堅決;然不論她碰到的是何種情況,她的勇氣和智慧都是來自於與主的深厚交情。
大德蘭生於 1515 年的亞味拉( Avila ),父親是富商,母親出身於貴族家庭。然而,由於大德蘭的祖父如同當時許多西班牙猶太裔,因畏懼被放逐而放棄猶太教,歸依天主教,為此他們家族的社會地位十分微妙。這種身分也導致日後她的計劃受到層層阻撓,懷疑她是否適任領導人的聲浪與日俱增。
大德蘭十四歲時,母親就過世了,父親開始送她去附近的修道院唸書。二十歲時自感有修會聖召,但隨即了解乃出於害怕煉獄,而非出於天主的愛。她父親斷然拒絕了她的請求,卻沒有令她膽怯,態度堅決果斷的她毅然離開家庭,進入亞味拉的加爾默羅隱修院。一年的時間,她的健康日益受損,父親前來領她回家後,她逐漸陷入昏迷狀態,幾乎喪命。雖然最後她痊癒了,但是復原得極為緩慢,有三年期間,腰部以下完全癱瘓。大德蘭的身體終於康復,但此時她的靈修生活卻轉為冷淡膚淺。
鬆散的修院制度無助於她的靈修生活。加爾默羅隱修院起初的嚴格作風,到此時已喪失殆盡;祈禱風氣早已消失,會院此時成了富家少女的寄宿之處。會院的圍籬不再高築,修女們忙著在會客室接待訪客;士紳們也不時地訪造此處。在這種環境下,大德蘭迷人外向的特質自然地佔據了她許多心思。
然而, 39 歲時的大德蘭開始轉變。一日,她震懾於十字架上受苦的基督,她領悟了自己靈性生活的膚淺枯燥,立時下定決心,願意度更嚴謹的祈禱生活。很快地,她進一步體會天主豐厚的愛情,她的內心一點一滴地改變著。她決定改革加爾默羅會,期望回復原始的創會精神。經過一陣據理力爭的過程,她終於得到長上允許,在 1562 年,於亞味拉建立了一座新會院。
她建立的新會院猶如赤足加爾默羅會( Discalced )一般出名。事實上這個修會足上穿了麻繩鞋,此名乃取其神貧之意,這一點亦是大德蘭改革會院的初衷。會院裡的修女們不收捐款,完全憑自己的勞力維生;會院圍籬高高聳立,沿著籬笆開墾著一塊塊的菜圃;修女們過著嚴謹規律的祈禱生活。
從亞味拉開始,大德蘭在西班牙陸續建立了十六個隱修院,但她同時也得忍受同會姊妹的反對,聖職人員的懷疑,以及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審查。此時西班牙的政治社會十分複雜:全國陷入戰勝摩爾人( Moors )的狂歡中;仇視天主教徒; 1492 年開始驅逐猶太人;誓反教也逐漸在此時興起反對教皇浪潮。身為女性改革者,這個時代的她憑靠的是個人的遠見,然所有的行動都被當時人視為有所危害。她也曾幫助她的神師聖十字若望一起改革加爾默羅赤足男修會;聖十字若望也同樣嚐過苦頭,因為他曾被反對改革的同會弟兄監禁。
大德蘭披荊斬棘,清除這一路上的阻礙。當問她如何在手上只有一小袋錢,就要建立修會時,她這麼回答:「德蘭和錢都不算什麼。但只要有主,德蘭和這些錢就夠了。」宗教裁判所不是她唯一的擔憂,她還得忍受一路上的病痛、饑餓和窮困。更意想不到的意外是她的交通工具──驢車。一次,大德蘭乘坐的驢車翻覆,她摔進了一條爛泥溪中。她抱怨天主折磨她,同時也聽到一句話:「我就是這麼待我的朋友。」大德蘭馬上回說:「是啊!我的主!怪不得禰的朋友這麼少!」
大德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她的祈禱。舉世如此多的聖人中,很少人有如同她這麼深的神秘經驗。在她多次神魂超拔的時候,她的內心就猶如被天主的愛所穿透,這一切都寫在她的自傳中,其他的書中也交代了這些神秘經驗。在留給同會姊妹的格言中,她寫道:「記得你只有一個靈魂;只能死一次;只有一次短暫的生命,只有你自己可以過;只有一個永恆的光榮。若這些你都相信,再多的事情都不算什麼了!」
大德蘭逝世於 1582 年, 1622 年後由教宗額我略十五世封為聖人。 1970 年時,教宗保祿六世宣封為教會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