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十一,2~11
耶穌真是要來的那一位
主內的兄弟姐妹:
今天是歡欣鼓舞的日子,因為主就快來了(進堂詠:斐四 5 )。祂要親自來拯救我們(領主詠:依卅五 4 )!我們可以且應當喜樂,因為我們已看到了救援,真實的救援:勞累而委頓的手要變得堅強;懼怕而顫抖的膝不再搖撼;憂苦而心怯的人要鼓起勇氣回歸上主(讀經一:依卅五 3-4 )。「回歸上主」是迎接救恩的歸途,內心悔改,與天主重建親密的關係,充滿希望。這救恩的歸途由天主開啟,天主自動地賜予人恩寵,叫人轉頭歸向祂:「祂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天主。祂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默廿一 3-4 )
在天主賜予救恩的背景下,若翰於是派遣他的門徒去問耶穌說:「你就是要來的那一位,或是我們還得等候另一位?」(瑪十一 2 )。若翰當時已被黑落德王逮捕,囚在監裡多時;耶穌就是因為聽到若翰被監禁了,所以才開始公開宣講天國的福音(參閱:瑪四 12-25 )。若翰之前曾宣布「要來的那一位」將給人施行聖神和火的洗禮(瑪三 11 );而當他給耶穌施洗時,看見了聖神降下,又聽見天上傳來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17 節)。若翰相信耶穌,甚至還給人引薦耶穌(若一 29 )。但是,如今他在獄中聽聞了很多關於耶穌的事蹟,所以他必須確定耶穌真是「要來的那一位」。若翰的詢問不是缺乏信德,而是因為他嚴肅看待信德,認真負起信德的責任,以信德來確證信德:「主,我信!請增加我們的信德吧!」(谷九 24 ;路十七 5 )
信德不是一種信仰情愫,而是一股聖神的動力。信仰情愫可能會因壓抑而成了心靈鬱結,使人產生懼怕、不自由、喪失熱忱;信德卻總能使我們藉著聖神的動力去面對生活的一切新挑戰。若翰派遣他的門徒到耶穌那裡去,實際上也是讓他們得以親自會晤耶穌,當面認識耶穌,並從耶穌那裡獲得信德。除此之外,若翰其實還有另一個必須向耶穌詢問的原因,若翰也需要耶穌堅強他的信德,因為他們兩人都不被當時的人們接納。人們不接受若翰的宣講,說若翰附了魔;人們也拒絕耶穌的臨在,說耶穌與罪人為伍。耶穌自己描述當時社會的現實狀況說:「我可把這一代比作什麽呢?它就像坐在大街上的兒童,向其他的孩子喊說:『我給你們吹了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了哀歌,你們卻不搥胸。』若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他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他們卻說:『看哪!一個貪吃嗜酒的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必藉自己的工程彰顯自己的正義」(瑪十一 16-19 )。智慧的工程正是天主的救恩工作,堅固人們的信德。
耶穌遂叫若翰的門徒回去,向若翰報告他們所見所聞的一切:「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獲得喜訊的宣報」(瑪十一 5 )。若翰聽了必能確定耶穌就是「要來的那一位」,並肯定自己在使命上沒有走錯路。因為就如他實現了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成了呼號者的聲音,為上主預備了道路(瑪三 1-3 ),耶穌也實現了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瞎子的眼睛要明朗,聾子的耳朵要開啟;瘸子要像小鹿跳躍,啞吧的舌頭也要歡呼;上主所救贖的人必要歸來」(依卅五 5-6 , 10 )。況且耶穌親口向窮人宣報的喜訊,也同樣滿全了依撒意亞的先知話,證實耶穌就是要來的那一位:「吾主上主的神臨到我身上,因為上主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苦的人傳報喜訊,治療破碎了的心靈,向俘虜宣告自由,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依六一 1-2 ;路四 18-19 )
耶穌然後總結祂的答覆,對若翰的門徒說:「凡不因我而絆倒的,是有福的」(瑪十一 6 )。這句話的意思是:凡不拒絕耶穌的人,是有福的;凡不因耶穌的話而動怒或起反感,卻欣然和自由地接納耶穌的人,是有福的。因為這些人願意與耶穌一起承行天父的旨意,成為耶穌的弟兄姐妹,天主的子女。耶穌證實說:「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親」(瑪十二 50 )。
倘若我們今天也問耶穌這個同樣的問題:「祢就是要來的那一位嗎?」耶穌仍會邀請我們去觀察和明辨祂今天還在繼續做的工作,天父的救恩工作。耶穌必要回答我們說:「假使我不做我父的工作,你們就不必信我;但若是我做了,你們縱然不肯信我,至少要信這些工作,如此你們必定認出父在我內,我在父內」(若十 37-38 )。耶穌的工作是認識耶穌的途徑,也是我們喜樂的泉源,使我們能在生活中核對和驗證天主的許諾,在信德中確認天主的救恩。
若翰的門徒回去以後,耶穌繼續談論若翰,最後還加上一句評語讚許道:「在婦女所生者中,沒有興起一位比洗者若翰更大的;但在天國里最小的,也比他大」(瑪十一 11 )。根據希臘文原文,這位最小的, ho mikroteros ,是單數,也就是只有一位最小的。那麽,這一位在天國里最小卻又比若翰更大的,指的是誰呢?
我們只能透過若翰對耶穌的評語才能真正了解耶穌對若翰的評語。從若翰論及耶穌的評語中,我們知道「所指的這位」就是耶穌。若翰堅稱在他以後「要來的那一位」比他大得多(參閱:瑪三 11 )。耶穌比若翰大並不成問題;但是,耶穌怎能是天國里最小的呢?在聖經意識中,「最小的」指的就是「服事人的人」,而耶穌清楚表明了祂自己就是「服事人的人」。祂說:「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二十 28 )。耶穌降生成人,並為了人而「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甚至於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 7-8 )。耶穌實在就是「最小的」,但祂也因此真是最大的,「因為在眾人中最小的,才是最大的」(參閱:路九 48 )。
耶穌為我們成了「最微小的」,也為我們成了「最偉大的」!我們在將臨期所等待迎接的,就是這位最微小而又最偉大的耶穌基督。讓我們因此祈求耶穌堅強我們的信德,叫我們能以信德回應信德,「耐心等待主的再來」(讀經二:雅五 7 )。阿們。
~ 張德福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