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十,37~42
識時務者為俊傑?
親愛的主內弟兄姐妹:
剛剛我們聽到的福音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是那麽的生硬。其實我們可以看一下米該亞先知第七章第六節的論述,不難發現非常相似今天的福音的開始,忠於天主成為家人分裂的原因,血緣不再是唯一的關係,如果說,傳福音是家庭分裂的根由,那麽宗徒們毫無疑問地選擇了耶穌新揀選的團體,而非家庭。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初期教會實際上已經生活在分裂的經驗中,因為猶太權威「絕罰」了那些承認耶穌為默西亞的跟隨者(參閱:若九,胎生瞎子父母的態度)。雖然瑪竇福音沒有像路加福音中用了「恨」這個詞,但依然可以看出,耶穌的召叫是要求跟隨祂的人要有所棄絕的,這在召叫宗徒的敘述中可以看出這一點(參閱:瑪四 18-22 ;九 9 )。
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是很苛刻的,這一形像打破了我們對祂的日常認知。像是舊約中的天主一樣,要求祂的子民對祂完全依附和服從。要求毫無條件地跟隨耶穌,渴望十字架,並且以生命作為代價。這是瑪竇福音中第一次出現「十字架」這個詞,當然在耶穌後來預言祂苦難時會再次提到(瑪十六 21 )。十字架在當時是羅馬人懲罰暴亂者和奴隸的酷刑,所以,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當聽眾聽到耶穌講十字架的時候,內心的恐懼會情不自禁地產生,甚至在肢體語言上都會有所反應。然後耶穌卻告訴宗徒,沒有別的辦法可以得救,十字架是唯一的道路,肉體生命和永生只能選其一。緊接著,耶穌強調了面對傳教士的應有的態度,誰接待他們就是接待基督,接待基督就是接待天主。耶穌的這段話應當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那就是,不論在猶太文化中,還是羅馬法文化下,被派遣者,或者叫使者,都被當作派遣者本人親臨一般。耶穌的門徒是耶穌所派遣的,耶穌則是天父派遣來到世界,這在新約中是多次提及的(參閱:瑪十八 5 ;廿五 40 ;路十 16 ;若十三 20 ;迦四 14 )。
先知、義人、門徒是同一事實的三個層面。先知,忠實保存並宣講天主的話;義人,活出天主的話,知行合一;門徒,不畏艱辛爲天主作證。信仰他所宣講的,教導他所信仰的,實踐他所教導的。應當接待這樣的門徒,並給予他們兄弟般的幫助,在瑪竇福音的特定背景中,更特別指要接待傳福音的人,不單單是物質層面的接待,而是要聆聽他們所講的福音。
在今天的第一篇讀經中就講述了對厄裡叟先知的接納,由於慷慨接待,貴婦人也得到天主的賞報,天主在暗中看到了她的善行,藉先知的口,預言她將懷孕生子。這段描述,使我們也想到亞巴郎款待三位神秘客人,同樣,三位客人預許年事已高的撒辣將懷孕生子(創十八 9-14 )。厄裡叟是天主聖言的真正保存者和宣講者,如同其他天主的使者一樣,他們的話具有力量,且定會結出果實。
「誰如果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一杯涼水喝,只因他是門徒,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絕不會失去他的賞報」,僅僅只是一杯水,當然我們不能不想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耶穌所講的一杯水的價值,並因主的名義,因為門徒是受耶穌派遣的,接待者就會有賞報,這是耶穌非常隆重宣布的——「我實在告訴你們」。現在我們看一下耶穌的門徒是什麽人,福音中用了希臘語 mikrós 來形容門徒們,中文翻譯為「小子」,希臘語原文的意思是指外在身材矮小,比如在形容匝凱時用了同樣的詞。那麽在這裡,耶穌的這個詞 mikrós ,在我看來,一方面指門徒們身形並不魁梧,是溫和的,弱小的;另方面也指,他們在世界上,是受人輕視的,被人小看的。或者也用來形容兒童,是純真的,毫無狡詐的。因此,耶穌的門徒在傳教時,不會用暴力邏輯,他們在世界上沒有顯赫的地位,肯定會受到別人歧視,甚至是教友的歧視,再者,他們一定應當是純真的,心無狡詐。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今天會遇到很多「優秀」的傳教士,他們圓滑、老練、精明,在世俗世界中游刃有餘,並且常能識時務,看清形勢,緊跟潮流。但我不禁要問,這些人真的是耶穌的門徒嗎?
我們不要忘記,天主揀選了這些弱小者,卑賤者,受人輕視者來彰顯祂的大愛,在人前受人輕視,在天主眼中則不然。在耶穌的言論中多次提過,弱小的力量,比如芥菜籽的比喻,天國的比喻,小小的羊群等,我們縱然被人輕視,但我們因著洗禮,回到天主子女的尊嚴中,任何人都不可以奪走的尊嚴,我們與基督同死亡,同復活,洗禮帶給我們的不止是天主子女的尊嚴,也給我們一個使命,那就是勇敢的去見證,見證耶穌的苦難,死亡與復活。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我們與基督同死同生,如果連死亡對我們都沒有權勢,我們又何必屈服於世界的強權邏輯而丟失自己的信仰呢?
韋歡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