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 年 常 年 期 管理員 - 主日福音 | 2017-10-18 | 點閱數: 849

乙年 常年期 第 6 主日

我願意 你潔淨罷

谷一,40~45



同情我們弱點的大司祭

 

主內的兄弟姐妹:

 

  「主耶穌!只要祢願意,就能使我潔淨」(谷一 40 )。這是一句信德的宣言,一個希望的肯定。在這主日的福音中,對耶穌說這句話的是一個癩病人,也就是一個不潔的人,「他既是不潔的,就應獨自住在營外」(肋十三 46 :讀經一),與眾人隔絕。患癩病本身已經很痛苦,又得掛上不潔的稱號更是苦上加苦;不僅如此,他還必須與眾人隔絕,那可真是過非人的生活啊!若有這樣的一個人來到我們跟前,我們會對他作出怎樣的反應呢?耶穌的反應又是怎麽樣呢?

 

  耶穌對他動了憐憫的心(谷一 41 )。當耶穌看到群眾困苦流離時,常會對他們動起憐憫之心(參閱:瑪九 36 ;十四 14 );耶穌在此可能也不例外,所以希臘文聖經用了“ splagkhnistheis ”「憐憫、同憫心」這一個詞。然而,有些古老的希臘文聖經手抄本卻用了另一個詞“ orgistheis ”,意思是「憤怒、義憤填胸」。那一個詞才正確呢?憐憫,對受苦的人懷有同憫心,肯定是比較自然的真情流露;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經文把「憤怒」這一個更原始的詞改成了「憐憫」。雖然憤怒在此是正確的,但也僅僅在此而已,並非所有提到憐憫的地方都必定是憤怒。

 

  耶穌當時在加里肋亞各地宣講福音並驅逐魔鬼(谷一 39 )。祂當然希望魔鬼的勢力減弱,不再有人患病。事實卻是,病痛仍在!即使眼下就有一個癩病人來到祂跟前,跪下求祂治癒。耶穌心裡在想,能做的祂都努力做了,到底還有什麽沒做的呢?憤怒、義憤填胸,就是祂當時的心情。在這心情下,祂對那癩病人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癩病立時脫離了那人,就像熱症即刻離開了西滿的岳母那樣。聖史馬爾谷告訴我們,癩病屈服於耶穌的義憤,而那人就潔淨了。

 

  聖史馬爾谷還告訴我們,耶穌義憤更真切的對像其實是司祭。他們有權力也有責任宣布獲得了痊癒的癩病人,可以重新融入社會,但他們往往不願這麽做,以致癩病人即使獲得了痊癒,卻仍然受人排斥。耶穌對他們義憤填胸,因為阻礙祂福傳的不是魔鬼,它們已被驅逐,而是這些原本有權力執行梅瑟法律,能讓人重新融入社會的司祭不負責任,有權力卻不服務。對魔鬼,耶穌有絕對的權威;對人,對這些司祭,耶穌卻力不從心。耶穌的義憤實在也是一種無助。

 

  因此,耶穌叫那痊癒了的癩病人甚麽也不用說,但要立即去給司祭們檢驗,並為他獲得的潔淨,奉獻梅瑟所規定的,給他們當作證據(谷一 44 )。雖然如此,那痊癒了的癩病人卻心裡有數,司祭們並不會幫助他;所以他不但沒去給司祭們檢驗,反而一出去,便極力傳開耶穌使他獲得了痊癒的事。既然耶穌宣布了他已是潔淨的,他就以耶穌的宣佈為權威的宣布。他也要讓眾人親眼看到,並見證他已是潔淨的了;他憑著耶穌權威的宣布,讓眾人自己來決定是否接納他,讓他重新融入到社會中。眾人接納了那位癩病痊癒者融入到社會中,但耶穌卻因而不能再公然進城,只好留在外邊荒野的地方;那是癩病人原本應獨自生活的地方,現在耶穌取代了他的位置,承當了他之前所受的與眾人隔絕的痛苦。然而,因他對耶穌的宣揚,人們遂即從各處到城外荒野的地方去尋找耶穌。

 

  潔淨癩病人的敘述不僅是治癒的事蹟,更是福傳的事蹟。耶穌不能公然進城,因為那些有權勢的司祭們不容祂在城裡公開宣講福音。耶穌的福傳事業所受到的更大的阻礙是來自人,而非魔鬼。魔鬼對耶穌毫無能力,但耶穌卻受制於人。偉大的上主耶穌為了人的得救,情願在人前屈尊就卑,「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 8 );祂沒有罪,卻「替我們成了罪,好叫我們在祂內成為天主的正義」(格後五 21 )。在這樣的耶穌跟前,我們該作出怎樣的回應呢?

 

  聖史馬爾谷給我們列出兩個模範人物:一個是極力宣揚耶穌的癩病痊癒者;另一個是尋找耶穌的人們。這兩個模範人物互有關聯,就像撒瑪黎雅婦人和撒瑪黎雅城的人那樣(若四 6-42 ),眾人都因一人的宣講而親自去尋找耶穌,親自與耶穌接觸,然後說:「現在我們信,不是為了你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並知道祂確實是世界的救主」(若四 42 )。這正是福傳的目的和效果:宣講耶穌是為了讓人們親自去尋找耶穌、與耶穌接觸,不是因為我們說的話,而是因為他們親自聽見耶穌的話而相信耶穌。

 

  在替我們成了罪,以自己的創傷使我們獲得痊癒,以自己的死亡賜給我們永生的耶穌跟前,我們還能作出怎樣的回應呢?我們唯一能作的回應無非就是向眾人傳福音,宣揚耶穌的福音。那癩病痊癒者的情況正如保祿所說的那樣:「這是我必須作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好能與眾人共沾福音的恩許」(格前九 16 , 23 :上個主日的讀經二)。

 

  至於我們自己與耶穌的關係,我們則要與耶穌同心同德,感受祂所感受的義憤和憐憫,也感受祂所感受的義憤和無助,更了解祂救人的努力,更認識祂。我們要學習耶穌,不是去指責那些拒人於門外的司祭們,但要明認福傳的事業實在阻礙重重,很不容易。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確實也有很多人渴望福音,需要福音。

 

  聖殿中的司祭已不能同情我們,但我們現在有了耶穌做我們完美的大司祭。「我們既然有一位偉大的,進入了諸天的司祭,天主子耶穌,我們就應堅持所信奉的真道,因為我們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們弱點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與我們相似,受過試探的,只是沒有罪過」(希四 14-15 );「這樣的大司祭才適合於我們,祂是聖善的、無辜的、無玷的、別於罪人的、高於諸天的」(希七 26 )。願耶穌基督永受讚美!阿們。

 

~ 張德福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