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十六,19~31
天國的路上不能獨行
主內的兄弟姊妹:
今天聖保祿宗徒勸勉我們說:「你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要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要爭取永生」(讀經二:弟前六 11b -12a )。他還在《羅馬書》和《迦拉達書》中兩次引述哈巴谷先知的話向我們證實:「義人必因他的信德而生活」(哈二 4 ;參閱:羅一 17 ;迦三 11 )。因此,信德是我們的永生之道;我們必須依靠信德而生活,在信德中爭取永生。
然而,我們又該如何從信德的觀點理解主日福音呢?在主日福音中,我們看到拉匝祿,這個窮困的乞丐,死後被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裡受安慰,享永福;但他生前做過什麽愛德善行嗎?沒有,什麽都沒做。福音甚至也沒說他有信德。他只是躺臥在富人家的大門前,指望得到富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飢。那麽,信德和善行只是富人的永生之道,而窮人則只因為貧窮就可獲享永生了嗎?難道窮人的貧窮本身就相等於富人的信德和善行?
我們讀福音時,常會發出類似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其實很奇怪,都是缺乏了解福音背景所引起的問題。這個「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必須在初期教會的背景下理解,並從中汲取教訓。這些第二代的基督信徒,也就是宗徒們的門徒,多數是中產階級的人。他們是商人、教師、醫生、技工、或者在城市中的軍官。從他們的口中,上層社會的家庭才開始聽到耶穌基督,而基督教會就這樣從中層社會逐漸擴展到了上層社會。之後,某些上層社會虔誠的基督信徒意識到,天主的國不只是答覆人對來世永生的渴望;天主的國也敦促人在現世關注自己身邊貧窮的人,關懷更需要幫助的人。
在這人際間彼此關懷的互動下,基督教會也開始擴展到了社會低層。這情況反映在《宗徒大事錄》所描述的基督徒理想的生活團體:「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宗二 44 );「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賣了以後,都把賣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宗四 34-35 )。有些富人不願與窮人分享,就受到了最嚴厲的懲罰(參閱:宗五 1-10 );這也是比喻中的那位富翁所受的懲罰(參閱:路十六 23-28 )。
這種有信仰的人道價值觀逐漸地成了基督徒的生活準則,他們不再局限於社會階級,也超越了世仇的糾結。「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清楚說明了這種基督徒的新意識(參閱:路十 25-37 )。基督徒團體間的互愛關係甚至比自然家庭的紐帶關係更為緊要:做耶穌基督的門徒必須「惱恨」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性命(參閱:路十四 26 )。基督徒也緊跟耶穌的態度,把人道價值放在宗教的規律之上,例如:在安息日治病(路十四 1-6 ),接近稅吏及罪人(路十五 1-3 )。對初期教會來說,若不接受罪人悔改,若不接近和關懷窮人,就無法完好地活出信仰,生活中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洞。這是初期教會所強調的重點。這就是理解「富翁與拉匝祿比喻」的信仰生活背景。
整個比喻雖然設定在永世的場景,但它卻是為了現世的人,叫他們聆聽並從中汲取生活的教訓。窮人被富人忽略和忽視,為什麽呢?因為富人的世界與窮人的世界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深淵」(路十六 26 )。在現世貧富不均和貧富不公的社會制度下,窮人與富人無法打成一片,無法互相分享世界上的利益和物資,就如比喻中所說的,連分享一點點涼水都不行。富人永遠無法注意到窮人的存在,除非他們真正地忠於他們的信仰,用心聆聽並回應梅瑟和先知們的呼籲。
在這個比喻中,耶穌所要強調的其實不是窮人的得救,更不是富人的受罰。耶穌也不是為了安慰在窮苦中生活的人,或者要求富人快快拿出所有的錢財來分施給窮人。耶穌是在喚醒我們,要我們不忽視窮人,也不排斥富人,卻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交流的橋樑,縮短他們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能注意到彼此的存在,重視彼此的尊嚴。若我們忠於信仰,我們就不能忽視世界上的不公和不義。若我們真正相信耶穌,我們就不能忽略我們當中所有需要幫助的鄰人。相信耶穌和跟隨耶穌絕非一種純粹私人的行為,它總是具有團體的幅度。我們甚至可以正確地說,我們都必須藉著我們的信仰團體才能得救。我們是與他人一起得救的!
此外,我們也要努力縮短現世財富與天上財富之間的距離。現世的財富確實是天主的恩惠,而天上的財富則是天主恩寵的圓滿實現。我們切不可捨本逐末,為了現世的財富而捨棄天上的財富,反而應當讓現世的財富幫助我們更肯定、更有信心地走向天主。因此,耶穌教導我們每天都要向天主祈求:「父啊!我們的日用糧,求祢天天賜給我們」(路十一 3 )。天主不遺棄任何人;天主願意人人都持有希望,不對現世失望,更不對永世絕望。耶穌教導我們要勇於宣揚天主的這一個仁慈的面容;祂的確喜歡仁愛勝過祭獻。
這主日的第一篇讀經幫助我們回應福音的呼喚。亞毛斯先知在此警告我們不要沉迷於現世的財富,不要相信它給我們的虛假保障,不要以為可以依賴它而安身立命。太過舒適安逸的生活常會令我們自我封閉;太講究生活舒適的人往往會孤立自己,不理會他人的死活。亞毛斯先知同樣在喚醒我們:我們的得救與他人的得救休戚相關;如果我們只顧自己,卻對他人漠不關心,我們必自趨喪亡。因此,讓我們汲取教訓,在天國的路上與他人同行,互相扶持,互相關懷。阿們。
~ 張德福神父~